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品質生活 > 百科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百科2.26W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老北京小吃有豆麪糕、艾窩窩、驢打滾、糖卷果、糖耳朵、麪茶、饊子麻花、蛤蟆吐蜜、糖火燒、豌豆黃、炒肝、奶油炸糕、油條、炸糕、灌腸、焦圈、薑汁排叉、酸梅湯、蓮子粥、豆汁、爆肚、滷煮火燒等。

炒肝:

根據記載,炒肝作為北京傳統早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問世百餘年了。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發明的,是在原來售賣的白湯雜碎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興居在會仙居對面開業,因為選料更精、採用味精、醬油等當時的新式調料代替原來的口蘑湯等,生意逐漸蓋過了會仙居,1956年兩店合併,就只剩下天興居的招牌了。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麪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麪加水蒸熟,和麪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麪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艾窩窩:

艾窩窩,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説: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豌豆黃:

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以仿膳飯莊所制最有名。

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説: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並注説:糖耳朵蜜麻花,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麪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稱之稀也。

標籤:北京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