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古代的稻米是怎樣脱殼的

經驗2.05W

古代的稻米是怎樣脱殼的

用臼舂米實現脱殼。過去是由農民把稻穀礱去殼後,將糙米放在臼裏,用木棍或木頭上裝上園石,一人或人用力對,分離糠和米粒,使糙米變為白米。

臼用一整塊大石鑿成。它像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70公分。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碓尾將它壓下去,碓頭便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碓臼上面橫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

《太平御覽》就曾有記載:“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但一臼米舂下來,人早已經汗流浹背。所以,舂米是男人們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氣力的強漢子才能夠勝任。

標籤:脱殼 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