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品質生活 > 百科

五月節掛葫蘆什麼意思

百科2.15W

五月節掛葫蘆什麼意思

在古代先民們認為五月為“惡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氣已十分炎熱,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發突然而無妨。人們為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蘆綁在身上,險中求生,這時葫蘆被稱為“腰舟”。由於葫蘆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時刻救人性命,人們便對葫蘆產生崇拜。後來演變成端午節家家戶戶門上掛葫蘆的習俗。在北方即是家裡沒有葫蘆,便用剪紙剪一個葫蘆貼在大門上。

葫蘆有“福祿”之意,有收集福氣的作用。葫蘆本為藤本植物,藤蔓綿延則寓意萬代綿長。由於葫蘆的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可以收納不吉之氣,易進不易出,因此在端午節,民間有用葫蘆去病化煞的習慣,可將桃木八卦葫蘆掛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作用。

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裡面收進“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自農曆四月末就有小販在街上叫賣了。葫蘆花據說能闢“五毒”,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標籤:五月節 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