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古文則的用法

經驗2.72W

古文則的用法

一.連詞:

1、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與句,表示順承或轉折關係。

2、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裏,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可譯為就,或不譯。

3、表示順承關係,所連接的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説明或解釋。可譯為有,就是,就是因為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所連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後一部分表結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關係。可譯為就,便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表示所連接的兩項在時間上前後相承,可譯為就,便,才等。

4、表示轉折關係,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反而,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用在由相同的兩個詞或詞組構成的複合謂語中,表示讓步。可譯為是,倒是等。

5、表示假設關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2、表示對動作行為的強調,可按上下文義靈活譯出。表示僅限於某種範圍。可譯為僅,只,才等。

三.語氣詞,用在句末,常與疑問代詞何一起構成何則,表示疑問語氣。可譯為呢。

四.名詞,會意,金文從鼎,從刀。古代的法律條文曾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準則,法則。則,等。

五.動詞,劃分等級,仿效,效法。

標籤: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