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米的標準定義怎麼來的

經驗3.2W

米的標準定義怎麼來的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樣,就得到了更為可靠的1米的定義,用之至今。

很久以前,人們甚至以他們國家領袖的腳長來定義長度單位,比如奴隸們以埃及法老的手臂長度為度量,建造了金字塔,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規定,以他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一步作為長度單位,叫做”步”。這顯然是不科學嚴謹的。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樑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杆,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