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物質的循環利用原理是怎樣的

經驗1.19W

物質的循環利用原理是怎樣的


根據物質在生物圈中具有沿着特定途徑,從周圍環境到生物體,再從
生物體回到周圍環境的物質循環規律,充分利用和保護自然的一個重要 措施就是使不易循環的物質進人循環,並儘可能增加循環利用的中間環節。
物質循環週期的長短、頻率,直接決定着生態系統產出和能量轉化的
效率。
一個為人們所熟知的事例是,熱帶雨林因其所處熱帶,髙温高濕降 雨多,理應有條件成為地球上第一性生產量級最高的地區。然而由於受 到所在的土壤原始肥力很低的致命性制約,使巨大的第一性生產潛力不
能得到充分發揮。熱帶雨林生長的速度幾乎完全取決於系統內的養分, 尤其是氮、磷元素的週轉速率。
瞭解了這一特性,有助於充分理解農業系 統中物質循環路徑完整性和無阻滯性的重要性。生態農業正是要設法把
在常規現代化農業中被人為排除、隔斷或阻滯的營養物質循環恢復和疏 通起來,並主要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也包括物理、化學作用使其加速進行。
多層次利用物質和能量,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生態農業
經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比傳統的經營能更有效地進行物質、能量的多 層次多途徑利用,減少營養物質外流。
這樣不僅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改 善環境質量,而且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除了多層次多途徑利用物質外,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規律還為提高生
態農業經營的效益提供了其他的理論指導。例如,可以採取措施加快微 生物的分解過程,促進有機物向無機物的轉化,從而提高儲存庫向綠色植 物生產者輸送養分的能力,加快營養物質的循環過程。

農業生態系統養分的流失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人們對
農產品的收穫所造成的損失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土流失。生 態農業經營中的一些措施能有效地減少因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養分元素的 損失。比如,在農林複合經營系統中,木本植物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抑制養分元素的流失。
生態農業除了充分利用包括農產
品深層次加工、多級利用在內的系統內物質閉合循環的機制外,另一條重 要途徑是擴種具有共生固氮功能的豆科作物,以及利用非共生固氮機制, 加速氮素的地質——大氣循環,促使更多的氮素進人農業生態系統和被
利用的過程。

標籤: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