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經驗2.22W

唐朝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原因:唐中葉,由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併空前盛行,國有土地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轉化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無地授田。同時,唐政府對原來授田的農民橫徵暴斂,農民不堪忍受,或紛紛逃亡,或出賣土地而投靠貴族官僚地主為佃客。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楊炎的建議下,兩税法頒佈,均田制瓦解。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官府。均田制的實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權和佔有權,減少了田產糾紛,有利於無主荒田的開墾,因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均田制的實施,和與之相聯繫的新的租調量較前有所減輕以及實行三長制,有利於依附農民擺脱豪強大族控制,轉變為國家編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農這一階層的人數大大增多,保證了賦役來源,從而增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