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何停頓

經驗2.86W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何停頓

在“患”與“死”之間停頓,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説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最後水到渠成,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全文采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相結合的寫法,逐層推論,使文章緊湊,論證縝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對仗句,即使語氣錯落有致,又造成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有力地增強了論辯的説服力。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説字子車、子居),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