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經驗 > 

公車的古代意義

經驗1.15W

公車的古代意義

公車:漢代官署名,後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原指入京請願或上書言事,也特指入京會試的人上書言事。 出處是《史記·東方朔傳》中的“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意思是漢武帝時,齊國人有個叫東方朔的書生,憑藉喜好古代傳下來的書,愛好儒家法家學説和博聞強志評價別人的言論。他剛到長安城,就是公車上書的時候,一共用了三千簡牘來奏明自己的觀點。兩個公車令一起舉起他的書,也只能勉強做到。武帝從最上面開始讀,停下來以後,就把哪個地方摺疊起來,用了兩個月才讀完。

標籤: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