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百科網

位置:首頁 > 教育 > 

礱怎麼讀

教育3.1W

礱怎麼讀

lóng。礱,漢語常用字,釋義:1、去掉稻殼的農具,形狀略像磨,多以木料製成。2、用礱去掉稻殼,礱谷舂米。3、磨(mì):“造茲寶刀,既礱既礪”。礱相關組詞:礱斵、礱甓、礱磨、木礱、礱鍊、斲礱、礱刻、礱冢、礱鑄、斫礱等。筆順:橫、撇、豎彎鈎、撇、點、橫、撇、豎、橫折、橫。礱相關成語:磨礱底厲、磨礱浸灌、磨礱砥礪、磨礱鐫切。

礱,壯族敲擊體鳴樂器。壯族稱榔。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陽等地。歷史悠久,起源於農民用以舂稻穀的一種長槽形器具。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裏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靜江民間,屋角為大木槽。將食時,取禾舂於槽中,其聲如僧寺之木魚。女伴以意運杵成音韻,名曰舂堂。後來,這種舂堂發展為慶賀年節和祈求豐收的舞蹈,礱也就成了專為舂堂舞伴奏的主要樂器。 用龍眼木、榨木等整段堅硬原木挖制而成,外形為一長方形敞口木槽(圖)。槽長200釐米、寬40釐米、高35釐米、槽壁厚6釐米,槽口朝上,槽下兩端支有木製或鐵製腳架。礱體做工精緻,槽壁外側還繪以各種花卉和圖案紋飾。使用木製擊棒撞擊,每根擊棒長150釐米,外形與樂杵有些相像,兩端較粗,中間手握部分較細,直徑只有5釐米。

標籤: